首页
>新闻中心>媒体关注
八步沙引水解渴 六老汉今朝圆梦
信息来源: 新甘肃 发布日期: 2024-03-23 13:24 浏览次数:


新甘肃客户端讯(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伏润之 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梓懿 万及敏)“郭爷气色好得很!”“今年有喜事,心里高兴啊!”

3月初的河西走廊,乍暖还寒,一年一度的春季压沙已经开始。时隔半年,再次见到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时,他笑容满面。

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、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(右一)了解项目建设情况。

八步沙林场最近有啥喜事?

“省上帮我们建设一座50万立方米容量的蓄水池,林场生态用水将彻底解决,三代人的梦想变成现实。”说起这事儿,郭万刚不住感慨。

八步沙林场的历史是一首生态凯歌,更是一部与水有关的奋斗史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第一代治沙人靠人背牲驮取水灌溉。第二代治沙人经过不懈努力,打下一口水井,一定程度缓解了生态用水的困境,但遇到类似2023年的旱情,水资源依旧紧缺。第三代治沙人郭玺告诉记者,“去年4月到10月,我就干了一件事,每天凌晨起床拉水浇水,干到天黑,才能凑十来车。”

项目正在开展三通一平及临时设施搭建等工作。

变化源自2023年6月,甘肃省就生态建设、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“三北防护林”工程建设召开座谈会。郭万刚在发言时提到八步沙林场生态用水困难,未曾想,会议结束后不久,向八步沙供水就进入实质性阶段。

“埋设各类输水管道22885米,修建各类阀井15座……”在古浪县八步沙沙产业水源工程项目现场,记者看到挖掘机、起重机等机器轰鸣,一片火热的施工景象。

和沙漠打了一辈子交道,让郭万刚对水和沙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“治沙不能再用蛮力了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。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,今年年底蓄水池建好后,铺设的管道直达林场,还会使用先进的滴管等方式,用水量是现在的十分之一,林木成活率则大幅提高,治沙成果将进一步得到巩固。”

“郭爷,还不退休吗?”有人路过,见到70多岁的郭万刚还奔波在项目上,大声喊道。

“这个池子建好,我就能安心休息喽。”望着眼前往来交错的施工车辆,郭万刚热情地回应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